2016年1月,房价起飞前夕,我们把北京回龙观的房子卖掉,在石景山区置换了一套面积稍大牛津配资,朝向也稍好的房子。当时顶额公积金贷款了120万。
过户完毕,我们的手里还剩50多万。按照我媳妇的建议,我们把这50多万存到老家信用社里了,存期5年,利息是5.20%。5年后连本带利应该可以有63万。
尽管利息不低,但我依然认为不如用这点钱,在老家县城再买套房,这样也许赚得多点。
2016年8月,京沈高铁已经开始铺轨,出京后的第三站就是我老家县城兴隆西站。高铁通,房价冲,人们都这样盘算着,就连北京的大爷大妈,也坐着免费的公交,来兴隆县城买房了。
于是,我说服了我媳妇,从定期存款中取出了36万,在县城全款买了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,静待高铁通车,坐等房子涨价。
当时二套房的契税要高些的,我的名下已经有一套房了,所以,我就以母亲的名义买下了这套小房子,房本上自然写的是我母亲的名字。
然而,我哪里会想到,快10年过去了,这套房子就只剩一个房本了。当时出于冲动和幻想,我买下了这套房子,根本是不对的,而且把它落户到母亲名下,更是大错特错。
首先,房价真的如某云所言,“房价如葱了”。风驰电掣的京沈高铁,不但没有让沿线的房价起飞,反而随着全国房地产形势的疲软走低,我所在县城的房价也是一降再降,却始终没有达到最低点。
2019年前后,有几人愿意偿还贷款买这套房子,但一听说是全款买的,都回绝了。本以为全款买房是好事,可当我卖房时,却成了负面不利因素了。此后房价开始下降。
2023年,在中介的撮合下,有人出价28万买这套房子。房价36万,外加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,还有过去这几年的物业费,应该有38万多了。卖28万,赔了10万。但想想也认了,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房价还会降低多少,不卖的话也许会赔的更多。28万,卖了!
可是,当我进入中介门店开始签合同时,我却左右见不到买方。原来中介使用的是高评高贷,把房子的评估价做到45万,首付9万,贷款36万。各路款项左出右进,来回折腾,最终到我手里的钱是28万,把我差点整蒙了。考虑到风险和违规,我主动声明:这房子我不卖了。
于是,在房价不断走低的同时,这套房子依然为我母亲所有,也越发不值钱了。
其次牛津配资,这套房子落户到母亲名下,也是欠妥的。
当时母亲70多岁,身体还硬朗,可是,转眼母亲已经80岁了,坐下来嘴里哼哼,站起来走路要手扶墙。我媳妇建议,应该趁母亲健在,把房子过户到我的名下。否则真到母亲百天时,再过户就比较麻烦了。我同意媳妇的提议,打算六月份退休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办理房子过户。
2025年6月10日下午两点,我带着母亲,拿着相关资料和证件,来到了县政务服务中心。
县政务服务中心。
本以为下午两点会到上班时间了呢,可是我们还是来早了。大门紧闭,门内还上锁了,不到上班时间,老百姓是不能进入服务大厅的。
我让母亲坐在树荫下的台阶上,我和其他几个人就站在门外等候。
大概等了二十几分钟,门终于从里面打开了。我搀扶着母亲,做电梯直接来到了三楼不动产登记中心。
取号、等待、咨询,再次确认后,我让母亲坐在沙发上等候,我先去签字画押,然后再把母亲搀扶到柜台前,问询、签字。
“把这个房子过户到你儿子名下,您老愿意不?”
“啊?你说啥?”
母亲听不清,我刚要开口重复一下,被工作人员阻拦了。
“把这个房子……”
工作人员提高了嗓门,母亲终于听清楚,并点头答应了,“我愿意。”
完后就是各种签字,按手印。母亲手哆嗦,我让母亲手握笔,我再握住母亲的手,我们母子俩合作,歪歪扭扭签下了母亲的名字。
轮到缴纳契税环节了,本以为房子不值钱了,房子的评估价也降低了,契税也会很少的。然而,地税系统里的评估价依然是35万多,按评估价的1%缴纳契税,我要缴纳3500多元的契税。
“这房子还值这么多钱吗?”我不解地问税务工作人员。
“这已经是降价之后的了,如果是去年,你的房子评估价是45万。”
工作人员边操作电脑,边告诉我:“修改一次纳税系统要花我们四五万元,索性就不管房价怎么降了,系统就先这样放着了。”
我只好刷卡纳税3500多元。都说为国纳税光荣,可是我不但觉得光荣,也多少觉得我被这套房子缠住了,也被它捉搙了。
再次缴纳80元工本费后,我到另外一个窗口等待房本。
拿到通红的房本后,我甚至都没有打开看一眼,便将其装进包里了。很快,我搀扶着母亲来到了电梯门口。
随着电梯的下降,我的心情也随之有些沉寂。房地产形势不好,但契税数字却很坚挺,这恰恰说明经济形势的不乐观。如此下去,再过几年,这个小房子也许就只剩一个房本了。
关于房价,关于房子的买卖及过户和契税,我的感触也许不是个例。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盈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